消费中国 · 汽车动态

车展看车 看灯看安全带看头枕

时间: 2017-09-06 09:51:14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方)今年的成都车展,上百个汽车品牌的数百个车型汇聚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15万平方米的展区内。记者发现,很多中低端品牌的外观设计水准大幅提升,与中高端车型的差距正在缩小。

  一

 

日间行车灯

  外观造型,燕瘦环肥,各有所好,暂且略过不提。最新的变化是车灯技术配置。

  LED灯,已是明日黄花,而日间行车灯引发了记者注意。

  在国内汽车市场,装备日间行车灯的车型,以往都是进口或中高端车型。而今,漫步在成都车展各展厅,造型各异的日间行车灯触目皆是,已成了10万元以上级别车型的标配。

  但是,记者在随机采访现场观众后发现,很多人并不清楚其功能价值何在。

  那么,日间行车灯到底有什么用?

  广汽传祺展台上的销售顾问以一辆传祺GS3日间行车灯为例,解读了日间行车灯的价值所在。

  日间行车灯,英文名叫DaytimeRunningLight,简称DRL。它的作用不是照明,不是用来让司机能看清路面的;而是为了让前方和对向车辆注意到己方车辆存在的位置——提高车辆的辨识性,才是其设计初衷。

  与其他汽车灯光不同,日间行车灯没有开关,不能随意开启或关闭。通常情况是,随发动机启动而自动开启,随驾驶者打开常规照明灯后而自动熄灭。

  不为照明的车灯,会不会费电?其实,专门为白天行车照明而设计的日间行车灯,能耗只有普通近光灯的15%。而如今普遍采用的LED和激光日行灯,能耗更是可以忽略不计。

  但其安全价值不可小觑。欧盟委员会在调查中发现,从早期推行白天行车开启“日间行车灯”的效果看,可降低12.4%的车辆意外,同时也降低26.4%的车祸死亡概率。

  目前,欧美日等国家法律规定,新车出厂前,必须安装日间行车灯。不过,在我国,尚没有明文规定DRL必须安装。

  这次成都车展,展出新车之所以如此大面积使用,与其投入少、见效高有很大关系。

  配置日间行车灯后,不仅能提升驾驶的安全性,还能提升自己的KPI。

  另外,加装日间行车灯,可使汽车看起来更酷、更炫。现在许多中低档新车的广告,LED日间行车灯,已被当做提升颜值卖点。

  二


主动式头枕


  根据碰撞试验C-NCAP统计,国内乘用车后排区域安全系数较之前排低得多。其原因是后排区域的安全配置水准低下,主动式头枕空缺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成都车展,记者发现绝大多数中低车型没有配备主动式头枕。一汽丰田销售顾问告诉记者,皇冠后排C-NCAP安全测试接近满分。因为,“皇冠后排配置了主动式头枕”。

  熟悉C-NCAP碰撞试验的人都知道,车内人员的颈椎在被追尾时受到的伤害最大。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在碰撞的瞬间让头部得到支撑,也就是把头枕往前移动。这就是主动式头枕的工作原理,在椅背内设计了一个连杆,发生来自后部的撞击时,身体重量挤压在这个连杆上,在联动机构的作用下,头枕向前移动,最大限度地防止头部猛烈后仰,从而保护人员头部和颈部的安全。

  据皇冠销售顾问介绍,“主动式头枕在乘客头颈猛烈晃动之前,托住乘客的头颈,防止或降低受伤的可能;其另一项优点,是在移动完成后,会自动回复到原来位置,以备下次使用,无须进行维修。

  这位销售顾问告诉记者,由于绝大部分车型后排没有设置主动式安全头枕,因此,后排成员在乘车时应尽量将头枕靠前,支撑好颈部。

  为了节省成本,在很多车型后排中央座椅没有头枕。一旦车被追尾,后排中央座椅乘客的颈椎,所受伤害会更大。为此,工作人员建议,非万不得已,尽量不坐后排中间位置。

  

 

预紧式安全带作用图


  C-NCAP碰撞测试结果显示,不论是己方被追尾、还是追尾前车,车内乘员受到的冲击都非常大。

  如果安全带技术含量低,也会对乘员带来伤害。

  记者发现,大部分中低端车型后排座椅都并没有配备预紧式安全带。只有部分高端车型后排座椅采用了电子控制的预紧式安全带。

  奔驰展台技术讲解工程师告诉记者,带有限力器预紧系统的安全带,则可以大大缓解乘员胸部所受到的冲击。

  据工程师介绍,高水平带有预紧装置安全带,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会毫不犹豫地把人“按”在座椅上;待冲击力峰值过去,或人已能受到气囊的保护时,即适当放松安全带,避免拉力过大而使乘员胸部受伤。

  预紧装置能帮助安全带的提前收紧工作。

  与预紧装置配套使用的一种装置是限力器,它可以将作用于安全带的力,限制在一定程度内,以缓解给乘员胸部带来的冲击。

  预紧装置和限力器结合使用,能对乘员安全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