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旅游:运动游玩两相宜
中国消费者报讯 (记者孟刚) 去山东青岛奥帆中心扬帆海上、到四川成都登西岭雪山、相约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徒步、集结到热门红酒产区法国波尔多跑马拉松……这个暑期火了体育旅游市场,不少游客在出游时都开始关注体育主题的旅游目的地。专家表示,随着消费升级,以参与和体验为主的体育旅游越来越受到大家欢迎,未来,定制化或成体育旅游发展方向。
人气渐旺
“全运会马上就要在天津开幕了,看着运动员们在紧张训练备赛,自己也挺想运动一下,打算找个机会去参加个马拉松或者帆船之类的活动。”暑期已经过半,计划出游的天津市民陈小姐对记者这样说。
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提升和消费升级,以体育旅游为代表的体验式消费快速增长。体育旅游是指以观看、欣赏和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为目的的旅行游览活动。当前市场上的体育旅游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以徒步、骑行、登山为代表的户外活动,以马拉松为代表的体育参赛游及奥运会和世界杯、欧洲杯等赛事的体育观赛游。
驴妈妈旅游网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选择体育旅游产品出游的人次增幅明显,比2016年同期增长了1.2倍。在体育旅游项目中,人气从高到低依次是徒步、骑行、潜水、滑雪、水上运动、垂钓、高尔夫、帆船游艇、高空项目。其中,观赛游、参赛游相对小众,户外活动类旅游最受欢迎。西岭雪山、三亚蜈支洲岛、宁夏沙坡头、青岛奥帆中心、重庆武隆喀斯特旅游区、梅里雪山、徽杭古道、黑龙江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江西庐山西海和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等,是国内最热门的体育旅游景区,在游客中颇具吸引力。
而据海航凯撒发布的《出境体育旅游消费市场白皮书》显示,在2017年上半年的出境游客群体中,选择体育旅游项目的游客占比为15.7%。“现在天气炎热,一些水上项目特别受欢迎。”驴妈妈旅游网CEO王小松表示,体育旅游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特征,每年1-3月,亚布力和长白山的滑雪旅游产品销量火爆;进入夏季,青岛奥帆中心和日照世帆赛基地等目的地人气旺盛。
线路产品增多
记者了解到,对于体育旅游方面的出游需求,目前凯撒、众信、中青旅等旅行社都已专门设立子品牌来发力相关细分市场。例如,海航凯撒正在通过承接奥运赛事切入体育旅游市场,身体力行迎接“旅游+”时代,并且将在未来推出更多更新的特色定制产品,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需求。
事实上,民众对出境体育旅游也显示出了非常大的兴趣。记者在网上查询发现,目前体育旅游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常规旅行产品,尤其是出境游线路,一般要贵出几千元,各大旅游企业也根据民众的出行地点和运动喜好设计出不同主题元素的产品。
如一家旅游网站推出的“英超荣耀之旅”,用户可参观英超百年球场,进入球员更衣室,参加英超传奇球星见面会等,也吸引了不少英超球迷报名参团。另外,NBA常规赛观赛产品、西班牙超级杯观赛产品早已在一些旅游网站上线。
“9月15日-17日,新加坡将举办F1滨海湾公路赛,我准备去看看。”北京赛车爱好者大宇告诉记者,现在观看此类赛事很方便,可通过旅游在线平台直接预订单品类门票,也可预订“新加坡泛太平洋酒店4晚5日自助游”等相关产品。
随着跑步运动的火热,出国跑马拉松也成为跑友的新时尚。针对他们的需求,已有一些旅行社筹划专门的参赛型体育旅游产品,如某旅游企业推出的8月26日阿德莱德袋鼠岛马拉松、9月9日波尔多红酒马拉松、9月17日悉尼马拉松等相关线路产品等。
在观赛游方面,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进入了一年倒计时,目前已有旅游企业推出了官方票务计划,包含多款观赛产品,如贵宾款待计划是10天8晚的行程,定价人民币14.6万元/人和24.5万元/人两档,可以观看世界杯决赛、半决赛共计三场比赛。除看球赛之外,前往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进行双城精华游览也涵盖在此计划之内。
除了旅游企业,来自体育垂直领域的企业也看好这一市场。例如,北京某体育集团自2009年起一直与多个景区合作,依托户外训练、登山、热气球、骑行、攀岩等,打造出一批可长期运营的“体育+旅游”产品或基地。
我国各地政府也非常重视体育旅游在本地的发展,利用“体育+旅游”的方式,推动两者深度融合,打造出具有当地特色的体育旅游名片,促进旅游产业消费升级。比如,江苏无锡、浙江宁波、江西武功山、贵州从江、甘肃张掖等地都开始打造马拉松、越野跑等品牌赛事,通过赛事的吸引力与辐射能力,塑造区域文化加体育旅游品牌,实现地区整体的体育旅游融合发展。
趋向定制化
体育与旅游的结合显示出巨大的市场空间,孕育了大量的投资机会。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到2020年,中国体育旅游总人数将达到10亿人次,占旅游总人数的15%,体育旅游总消费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
北京工商大学旅游与营销系副教授张运来表示:“虽然体育旅游市场正在逐年扩大,但目前体育旅游在我国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整个产业并未完善,人们对该项目的了解也不足。体育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比如,总体供给不足、产品结构单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体制机制不顺等。‘体育+旅游’要发挥更佳效应,要走的路还很长。”
另外,体育旅游特别是出境活动价格不菲对于体育旅游的推广也是一大障碍。据途牛旅游网发布的《2017体育旅游消费报告》显示,预算方面,42%的用户可接受2000元以下的消费,45%的用户预算范围在2000至4000元之间,预算范围在4001至6000元之间的占比仅为9%。对于销售这些产品的旅行社和电商而言,如何精准获取这些高端客户群依然是个不小的挑战。
张运来认为:“相比参与人数较多的户外游,观赛游、参赛游等细分领域更偏向于定制化,愿意并且能够去完成此类定制游的人群基数并不大。而且市场本身容量也不大,参与其中竞争的除了旅游企业,还有来自体育垂直领域的企业。垂直旅游企业往往在体育旅游产业链的上游端——体育场馆和赛事资源等领域,以及下游端的用户群方面更具优势,旅行社则在交通和住宿等旅游产品服务能力上相对较强,如果能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或许可以推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定制化体育旅游产品。”
体育与旅游的结合具有天然的互补优势,“体育+旅游”的模式,能对游客产生更大的黏性,也对旅游市场做出巨大贡献。相较于过去单一的观光旅游,以参与和体验为主的体育旅游越来越受到公众欢迎。业内相关企业如何利用各自优势,定制出具有吸引力的产品,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