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下“学区房”信息是对市场的纠偏
新华社记者4月11日从北京市住建委获悉,北京市住建委、北京市工商局等部门联合约谈了链家网、我爱我家网等15家发布房源信息的网站,对网站发布虚假房源信息、违规代理房地产经纪业务等违法违规行为提出规范要求,各网站必须在4月12日24时前撤下明显存在违规信息的房源。(据4月12日《新华每日电讯》报道)
此次北京针对违规房源信息的整顿,最吸引眼球的是撤下包含“学区房”等宣传词汇的房源信息。将楼盘与名校“捆绑销售”是开发商常用的招数之一。近些年来,在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未得到全面解决的背景下,一线城市及其他热点城市随着房价不断攀升,“学区房”也异常火爆,北京甚至出现了“过道学区房”等不具实际居住意义的变态房。不少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着想,仍然咬牙接受了比周边楼市高出许多的房价。
“学区房”本身是一个长期自发形成的市场现象,但是一些房地产广告中作出为入住者办理户口、升学等事项的承诺,实际上超出了房地产开发商或经纪公司的正常功能,现实中很可能会沦为名不副实的虚假广告信息。而这种信息是违反有关规定的。由国家工商总局发布、2016年2月1日起施行的《房地产广告发布规定》第十八条明确规定,房地产广告中不得含有广告主能够为入住者办理户口、就业、升学等事项的承诺。
近期北京市教委关于 “扩大多校划片、随机摇号择校”的表态,意味着入学规则的调整,这使得狂热的学区房市场增加了不确定因素,开发商或经纪公司卖房时的 “上名校”承诺很可能不能兑现。消费者如轻信“学区房”广告,很可能受到误导,买到的是“伪学区房”,最终利益受损。2015年,北京市一家知名开发商就因此被26名业主联合告上了法庭。
一般而言,市场有自净功能。房地产市场的“伪学区房”虽然会蒙蔽一些消费者,但是最终会遭遇消费者用脚投票。不过,在此期间已经上当的消费者可能会遭受巨大损失。真实的房源信息有助于消弭房产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防范交易双方特别是商家的道德风险。因此,在“学区房”市场呈现出非理性的狂热之际,北京有关部门出手整治“学区房”等虚假房源信息,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房产市场秩序,值得其他热点城市借鉴。
整顿规范房产市场,撤下“学区房”宣传词汇只是对市场纠偏的第一步。只要市场对学区房有旺盛需求,商家就有改头换面重新推出别的宣传花样的冲动。
高价学区房本身只是教育资源分配不理想现状的一个市场衍生品。唯有加大教育投入,实现优质资源均衡分布,才是实现教育公平也是最终解决学区房问题的根本之道。当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都有优质教育资源,孩子们接受优质师资的机会越来越多,中小学的名校效应不断弱化,“学区房”的过高溢价必将缩减乃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