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80后合伙人 阿里这是啥组织逻辑?
上周末,阿里巴巴集团新增四位合伙人。值得注意的是,新增四人当中两人是80后。
根据阿里透露的消息,截至目前,阿里合伙人总人数增至36人,同时合伙人群体年轻化趋势正在继续,70后、80后群体占比已超过80%,女性合伙人占到三分之一。
从打造平台提供服务,到塑造产品营造新消费,阿里正在逐步完善着一个巨大体量的互联网帝国。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不断增强新的动力与活力,推动其平台向前发展。人才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
根据阿里方面的资料,2013年,阿里巴巴正式推出合伙人制度,保障阿里巴巴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得以传承,确保创新不断涌现,组织更加完善,在未来的市场中更加灵活有竞争力。
对于阿里的合伙人,马云曾有过定义:“作为公司的运营者,业务的建设者,文化的传承者,同时又是股东。”马云认为,合伙人最有可能坚持公司的使命和长期利益,为客户,员工和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马云的概括当然准确,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对于阿里这样体量庞大的组织而言,“各领风骚”的人才选拔,其实还有一套完整的引进与退出机制:阿里合伙人新成员的加入,需经历现有合伙人提名,合伙人开会讨论,最后共同投票这一系列严格的当选机制。在不断引入新成员的同时,合伙人也有一整套完备严格的退休机制,以保证阿里合伙人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动态群体。
早前,马云交棒陆兆禧,已经为阿里的管理权传承留下了样板;之后陆兆禧交棒张勇,就是延续了这样的先例。而一代一代下来,渐渐实现的是代际之间的不同“责任”。按照美国《财富》杂志中文版主编周展宏对阿里合伙人制度的评价,这种依靠集体智慧来对抗“丛林法则”竞争压力的关键,就在于由“三代人”组成的合伙人团队,实现了——
最年轻的做执行;中间一代管战略;老的什么都不管了,只看人;
在互联网服务行业,年轻的人有逆向优势,他们做执行是个人和公司能力的最大化;
中间一代合伙人懂拳法有力道,看得到陷阱、抓得住机会,所以他们最适合制定战略方向;
老的一代合伙人可能在执行和战略方面都不行了,唯看人眼毒,让他们来选人错不了。
这样的“三代人”合伙,获得其实是一种很微妙的集体优势,让阿里这样的一个大型组织,能够在竞争很激烈的领域保持基业长青。也就是吉姆·柯林斯所说大公司避免倒下的一个重要点:始终让正确的人坐在正确的位置上。
坐在正确的位置上,并且能有所建树与贡献,需要有效的激励。“可以肯定,经济激励不是唯一的激励,人们有时候还需要去获得声望、尊敬、友谊以及其他社会和心理目标。”这段论述,是美国当代公共选择理论学者曼瑟尔·奥尔森教授在他的
《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所阐述的,曼瑟尔教授对此的解释是,“社会激励的本质就是他们能对个人加以区别对待:不服从的个人受到排斥,合作的个人被邀请参加特权小集团。”奥尔森强调,这种激励“引导其成员为获取集体物品而努力”。
就目前而言,对于阿里,不仅机制清楚,获得集体物品的目标与人才的阶段目标也很清楚。技术流仍然还是人才引入的主流,比如这次引进的合伙人当中,胡喜、吴泽明就都属于技术实力派。
当前,对阿里而言,远景理想很丰满,但需要一步一步去实现。目前没有技术流,一切就都是空想了。
而对市场而言,则可以是美好的预期。
2月21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TechnologyReview)正式发布“2017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榜单”。包括基因疗法2.0、全景自拍和太阳能光伏电池等科学技术纷纷上榜,而在榜单中,来自中国阿里集团主导的“强化学习”和“刷脸支付”两大技术上榜则在国内科技圈里引发了强烈的关注。
也许,正是这样的技术突破和强烈关注,让我们可以畅想明天会出现一幅全新的消费图景,甚至是根本意想不到的消费图景。而这幅图景到底会是什么样子?这,需要阿里新增的合伙人们,在未来给我们做出回答。(伊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