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报3·15消费宝典之分级诊疗
解读:
所谓“分级诊疗”,就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2016年,全国在70%的地市正式开展分级诊疗试点,这也意味着医改已进入深水区。
长期以来,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广受诟病,而从患者的角度来看,所谓看病难,实际上是到大医院求医难、看知名医生难,而到基层医院就医、看普通医生并不难。在对基层医疗能力不信任的情况下,患者不管多难也要跑到大医院找专家看病,这种非理性的就医行为,既增加了个人看病成本,又造成了基层医疗资源的闲置。
同时,“小病大医”的做法还导致大医院就诊紧张,时刻处于“战时状态”, 优质医疗资源浪费,让本来就十分稀缺的专家资源不能用在刀刃上。大医院的功能定位在看大病、做科研、培养人才上,如果人满为患的情况一直得不到改善,大医院的优势和应有作用就无法得到发挥。据统计,目前全社会80%的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大城市80%的优质医疗资源又集中在几所高等级的医院,医疗资源高度集中是造成看病难的重要原因。如果继续扩张高等级医院,新的优质资源将进一步向大城市高等级医院集中,形成虹吸效应,即大医院不仅虹吸基层医院的高水平医生,还虹吸患者,基层将被进一步削弱,看病难问题将更加严重。
然而,患者连头疼脑热的小毛病都不愿在基层诊治,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患者对基层诊疗能力不够信任。基层全科医生常被喻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在西方一些全面实施全科医生制度的国家,居民必须首先找全科医生治疗,确有必要、经其转诊才能到专科医生处就诊。而在我国,基层医疗薄弱已成为长时间困扰群众就医的顽疾,政府在推动医改的过程中对基层医疗也给予了很大关注,但始终无法将基层医疗建成民众看病的第一个关口。
为此,国务院于2015年9月推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2017年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2020年全国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建立的明确目标。据了解,分级诊疗制度的内涵包括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在分级诊疗模式下,患者就医次序为:首诊到基层医疗机构由全科医生诊疗,如果患者病情超出其诊疗能力,则由全科医生将患者转诊到上级医院,接受专科医生进一步诊疗;患者疾病进入稳定期后,再由专科医生将患者转回基层医疗机构,接受康复治疗;患者如果需要急诊,可直接前往大医院寻求诊疗。简单地说,分级诊疗就是要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理想就医格局。因此,分级诊疗被视为新医改攻坚阶段的重头戏和有效降低医疗费用、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
提示:
您是不是也曾因为感冒发烧闹肚子往人满为患的大医院跑过?其实,因为常见病而到大医院里扎堆,真的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
首先,到大医院看病要比在基层多花不少钱,因为挂号费、护理费、床位费、药费等定价本身就比社区医院高不少。同一个常见病在不同医院的治疗手段和流程基本一致,甚至连开的药都大同小异,但是治疗花费可相差不少。比如小儿支气管炎输液,在三甲医院日均花费为300多元,在二级医院要200多元,而在社区医院只需不到150元。再加上医保按不同比例分级报销的政策,常见的小毛病到大医院治疗,多花冤枉钱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其次,到大医院看病时间成本高。相信很多人都见识过大医排长队的“大场面”,好不容易挂上号了,候诊、检查、取药、缴费,每一个环节都要排队等候,这些时间加起来,比看病和治疗的时间还要长很多。如果是在社区医院,看病就医的时间成本会大大节省,也免去了不少折腾。同时,到大医院看病发生交叉感染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很多三甲医院日均门诊量都已破万,尤其在流感等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在人群拥挤而且多是患者的环境里,即使采取了防护措施,仍然很容易“中招”。试想,如果想看的肠胃炎没看好,却又不小心被传染了感冒,就真是有点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