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中国 · 健康安全

湖北发布全国首个月子中心地方标准

时间: 2017-04-11 08:32:56

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武汉讯(记 者吴采平)3月1日,全国首个月子中心地方标准——《湖北省月子中心基本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开始实施。《规范》从服务、环境、安全规范等方面对产后母婴护理机构进行了规范,填补了该省母婴行业无统一标准的空白,也是全国首个以月子中心命名的标准,为行业自律提供了依据。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从2009年武汉市成立首家月子中心到现在,武汉已有近40家月子中心,每年有1.8万名产妇到这里坐月子。记者了解了一下,如果在月子中心住28天,一般都需要两三万元。如果希望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五六万、十几万、甚至三十多万元的价格也不稀奇。相较医疗机构严格的准入制度,月子中心的入行门槛低得多——取得工商执照后,租赁房屋、配备相应的人员,即可开张。我国台湾地区月子中心发展较为成熟,“产后护理之家”由当地卫生部门来监管并纳入医保,九成产妇选择月子中心。而在我国大陆,大多月子中心跟医院无关,也没有相应的职能部门进行日常监管,靠的是“自律”。

  《规范》对于月子中心的基本要求、硬件设施、环境、人员配备、照护服务、管理要求、安全与应急等,都作出了具体的要求。“从开始着手这件事,到这个《规范》正式批下来,用了两年多时间。”湖北省育婴行业协会秘书长黄明介绍说,《规范》由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湖北省质监局、湖北省民政厅作为指导单位,湖北省育婴行业协会主办,8家月子中心参与起草、修订。

  硬件设施上,除了配置起居室、功能活动室、产后修复室等基本场所,恒温和消毒设施外,《规范》还提出:月子中心距离最近的综合性医院或妇幼保健专科医院宜不超过15分钟车程;月子中心可在获得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之后,设置医务室,医务室应配有专职医护人员,并备有常用的医疗、急救设备物资;每间居室宜增加呼叫器等紧急呼叫设备。人员配备上,一名技术人员宜服务一对母子,最多不应高于三对。产妇照护上,除了生理上的看护,对孕妇心理的关注也写入了《规范》——如发现产妇有情绪低落或其他心理异常,应主动及时给予心理健康指导。

  湖北省育婴行业协会秘书长黄明告诉记者,随着湖北省母婴保健行业的快速发展,各路资本纷纷涌入。由于缺乏有效的行业监管和严格的市场准入,月子中心存在着品牌少、规模小、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质量无法保证、市场秩序混乱等乱象和问题,甚至发生多起母婴交叉感染等严重事故,极大危害了母婴群体的人身健康,对于月子中心这个行业也是一种伤害,因此,对月子中心的软硬件环境和各项服务内容进行明确规范已刻不容缓。

  有关人士称,虽然《规范》目前只是在湖北省月子中心进行倡议、指导,并非强制执行,但是,对于目前缺乏职能部门监管的月子中心而言,无疑是迈出了行业自律的一大步。月子中心严格执行《规范》,能给母婴提供更好的保障,同时降低了自身风险。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